2022年4月16日,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帶著翟志剛、王亞平、葉光富三名宇航員順利返航。與之一起“回家”的,還有720分鐘8K級珍貴影像資料。
圍繞這組影像,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先后發布了《飛躍蒼穹》《窗外是藍星》兩部短片,以8K超高清視角向觀眾展示著神奇太空領域。
由三維、數字技術延伸至5G、4K、全息投影、AI等手段,逐步豐富著視聽語言表達。
《下一站,火星》《我們的征途》等一批航天類科學紀錄片,在對視聽技術的深入運用中,用更形象、貼合的方式描繪著航天事業與遠方星辰。
這些紀錄片以三維技術為依托,具象、立體模擬航天科技運作原理,解讀航天事業發展。
而航天類科學紀錄片的視聽表達,常常離不開對探測工程的器械解構和原理分析,三維動畫、三維模型、數字視覺等技術手段,便成為解構航天工程運作原理的輔助工具,承擔著舉重若輕的闡釋作用。
首部全景式展現中國探月工程歷程的紀錄片《我們的征途》,在模擬“甩鏈球”式奔向月球軌道的“嫦娥五號”樣態時,依靠軌跡線條輔助的方式,為觀眾營造視覺空間感,加強畫面理解。
而近期一篇新聞《Science Alert》,它源于2022年4月19日發表的文章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向國際空間站投影了一名醫生,這是世界首創的“全息投影”成就》。
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飛行外科醫生約瑟夫·施密德被“傳送”到國際空間站,這一錯覺之所以成為可能,要歸功于“全息投影”技術。
該技術可以讓用戶與遠程參與者進行3D實時互動。“這是一種跨越遙遠距離的全新的人類交流方式,”施密德說。“這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探索方式,我們人類能夠以此在這個星球外旅行。”
近年來,全息投影技術在科技教研中的優勢逐漸顯現,全息投影的發展前景也不可限量。
全息技術,讓科技融入生活。
盟云全息擁有國內先進的全息技術,通過裸眼3D全息投影可將產品活靈活現呈現在你面前,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全新多感官體驗和沖擊。
Tag標簽: